牛樟芝新聞

News

牛樟芝業者向政府請願 4日舉行公聽會

旺報 黃冠智

牛樟芝為台灣特有產品,極具發展潛力,但因主管單位的規範、政策過於保守,導致該產品年產值不過18億元新台幣。為扭轉產業困境,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社團法人台灣牛樟芝產業協會透過立法委員吳秉叡,向政府請願,4日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

公聽會現場齊聚近百名的產官學研代表,雖然業者、學者期望讓牛樟芝產業脫離困境,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卻將無法訂定牛樟芝國家標準的責任,推給農委會林務局;對於部委間互踢皮球的情形,吳秉叡直言,「民間認為政府是一體的,政府內部的溝通成本不應該加諸於業者。各單位要多溝通,不是單靠公聽會解決事情。」

如今牛樟芝的好也被大陸看中,不僅福建、北京等地先後建立相關標準,更把牛樟芝當作中華民族的品牌,但反觀原產地台灣,卻因主管機關的推託,至今未有相關標準。

 

標檢局回應,經濟部早年負責所有商品的標準制定,但因機關權責變更,農產品回歸農委會主管,食品回歸衛生福利部主管;若主管機關認定有需求,可提供建議草案,標準局會全力配合。而據了解,民國102年,標檢局曾完成牛樟芝的相關標準,但受到立法院、環保團體的壓力,並參酌農委會意見才停止標準訂定。

標檢局表示,去年有收到牛樟芝產業協會送審的產品標準,但因盜伐的疑慮尚未消除,所以行文希望農委會能釐清。

針對牛樟木盜伐的疑慮,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說:「以往不標售牛樟木,所以市售木材多有疑慮;去年首次公開標售牛樟木,業者可合法取得木材。」並未正面回答「盜伐疑慮是否已解決」的問題。

吳秉叡強調,為了牛樟芝產業的規範發展,他支持制定國家標準;雖然,在制定相關標準上,經濟部仰賴農委會,但民間認為政府是一體的,政府的內部溝通成本不應加諸在業者,應該透過內部協調,把標準做出來。

回到清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