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活動
Association activities
臺灣牛樟芝發展30年,原應該蓬勃發展的展業,2013年因高劑量有毒風暴,業者從4-500家,減少至4-50家,目
前市場銷售規模達22億臺幣,僅次於乳酸菌類產品,且與草本複方產品、酵素類等產品規模相當。被稱為臺灣
「森林紅寶石」的牛樟芝,產業是否能發展出臺灣之光,業者正盼政府積極訂定牛樟芝產品標準,協助產業邁向
國際。
撰文:彭梓涵
牛樟芝,素有「森林紅寶石」美譽,是臺灣獨有的原生真菌,一般只寄生在百年牛樟樹腐朽心材內壁,或枯竭倒
伏牛樟木材的潮濕表面。
2000年臺灣本土牛樟芝(Taiwanfungous camphoratus)產業興起,許多牛樟芝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牛樟芝的功效,最早於《台灣通史》中記載:1733年--清乾隆38年,吳沙帶墾民,進入毒瘴彌漫的臺灣東部墾荒
,因水土不服造成上吐下瀉,當地原住民口耳相傳服用牛樟芝效用,吳沙便大量收購「濾其汁」讓墾民飲用,自
此廣泛流傳。
市場規模22 億 僅次第一大乳酸菌
牛樟芝的療效傳開,但直到1991年,牛樟芝較正式的研究發表於臺灣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藥樟菇活性成
分之研究」;1995年,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長張東柱於英國真菌學研究期刊《Mycological Research》上,發表臺
灣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正式學名。
2014年,中研院的牛樟芝團隊,首度揭開牛樟芝的基因體序列全圖譜,研究成果刊登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為臺灣珍貴藥用菌菇研發策略提供了關鍵新知,累積
到目前,牛樟芝相關研究已有381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全國碩博士論文也共產出504篇。
在臺灣,恐怕無人不知牛樟芝,特別是牛樟芝宣稱在解酒、解宿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氧化、降血壓等功
效,讓市場對它的好奇與需求越益蓬勃。
目前,市面上牛樟芝有20至30種產品,其中共有13項通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健康食品認證(詳見表),業者包含
國鼎生技、葡萄王、台灣利得、合一生技、優生生技、天恩生技、麗豐實業、台塑生醫、金盛旺、鋒揚生醫;訴
求功效涵蓋護肝、免疫調節、輔助調節血壓、抗疲勞等功能。
根據2019食品產業年鑑報告,牛樟芝2018年市場銷售規模達22億臺幣,僅次於乳酸菌類產品,並且與草本複方
產品、酵素類等產品規模相當,躍為國內主要的膳食補充品種類。
「毒」與「不毒」 謠言風暴
牛樟芝行情暴跌 五年內業者驟減至十分之一
許多人對牛樟芝讚不絕口,但也有人對此保留態度。2013年牛樟芝在最蓬勃發展時期,因經濟部委外動物試驗
爆出連續服用91天高劑量牛樟子實體粉末下,會使大鼠腎上腺腫大與卵巢組織切片出現空洞化等毒性,與葡萄
王生技發表在《Food Chem Toxicol》期刊上高劑量實驗結果相反。
媒體大肆報導,加上前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一席「質疑牛樟芝人體健康的功效,民眾最好停止使用」發
言,讓國人出現信心危機,市場價格也崩盤,業者形容這是「林杰樑風暴」,不少業者因此倒地、退出市場。
葡萄王生技副總經理陳勁初表示,經濟部委外的動物實驗使用的劑量是一般劑量的100倍,民眾對試驗也知識
不夠,又如:葡萄王使用的是液態發酵菌絲體並非子實體,因此被混為一談。
陳勁初接受本刊專訪也表示,「因為新聞很聳動,鬧得很大 ,確實影響了整個產業」。
台灣國寶牛樟芝協會理事長陳水田也表示,2013年之前,牛樟芝廠商有4-5百家,產業快速成長,幾乎威脅到
年產值30億臺幣的靈芝市場,但事件發生後,現在僅剩40-50家,「目前牛樟芝產值約18億臺幣,若沒有那次
事件也許市場規模會更大。」
陳水田也表示,據協會了解,剩下的40-50家牛樟芝廠商,有些業者苦苦撐著,是因為家人吃過,受惠牛樟芝
帶來的保健效果,所以儘管市場緊縮,仍勒緊褲帶堅持,深信將來還有機會恢復牛樟芝的前景。
各項「法規」窄門 發揮市場清理效果
林杰樑事件後,為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衛福部也於2016年公布實施「牛樟芝食品管理及標示相關規定」,
要求食品業者具備原料的詳細加工或製造過程、規格及「90 天餵食毒性試驗報告等相關證明文件」,上市前
也必須送審衛福利部備查,另外在產品上也須標示警語字樣、原料使用部位及其培養方式。
為強化牛樟芝產品之安全與衛生,2018年衛福部再啟動「107年牛樟芝食品製造業稽查專案」,會同地方政
府衛生局,針對民眾食用牛樟芝產品源頭製造工廠進行稽查,以保障消費者選購產品權益。
陳水田表示,食藥署對牛樟芝實施的毒物檢驗,是保健食品中的例外,因為其他保健食品不需要做90天餵食
毒性試驗,但這樣的好處,也讓一些打著牛樟芝的名號高價牟利的不肖業者黯然退場,可說是「良幣驅逐劣幣」。
儘管衛福部以「食品安全為把關」為首要出發,但「事件後」本應該出面整頓市場的政府單位在2014年曾開
會表示,「準備推出牛樟芝的國家標準」,但最終也未有下文。
神農真菌生技董事長也是桃園牛樟菌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葉宗銘,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顯然政府在推
動牛樟芝產業正規化的腳步上放慢,這30年切身感受牛樟芝產業在夢想與哀愁之間起起伏伏。」
產品混淆、詐騙吸金 海外市場出口堪憂
牛樟芝產業,在管理辦法公布後,許多廠商因無法符合檢驗標準遭開罰,甚至撐不過高額的試驗費用,紛紛
關門歇業。另外,2015年因食安問題頻傳,食藥屬也廢止食品GMP標章,取消後導致食品出口東南亞碰壁
,牛樟芝產品也成了受害者。
在臺灣退場的牛樟芝業者,轉戰中國市場,但中國因為沒有生產牛樟芝,非屬傳統食用原料,若要以「保健
食品」方式申請進入,門檻高且不易成功。
利得生技旗下產品「固態培養菌絲體膠囊」,就歷經近4年投入,才終於在2014年取得大陸安全、功效及安
定試驗報告合格,成為大陸首個牛樟芝保健食品試驗合格產品。
2013年,中國積極推動中草藥產品發展,2015年9月也宣佈,將臺灣牛樟芝列為「中草藥」開放「產地臺灣
」、「以牛樟段木培養」的「子實體」准以做為藥材輸入,為牛樟芝進入中國開了一扇窗。
然而,據《南方周末》透漏,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儘管銷售任何未經認證的牛樟芝相關產品都屬違法行為,
但產品早已遍地開花,中華海峽兩岸牛樟芝產業發展協會曾做過初步估算,僅中國牛樟芝生產企業就有近百
家,主要集中在福建,但相關產品身分不明、功效不清,合法性也飽受質疑。
去年9月,臺商在大陸成立的中國珍菌堂集團爆出非法吸金20億,且隨著中國於跨境電商的便利,牛樟芝產
品在中國已隨處可見。只是,看在臺灣廠商眼裡,無疑是這些產品混淆了市場視聽,今後臺廠要以正規方式
進入中國,市場將更具不確定性、競爭性也有巨大障礙。
掌握關鍵技術 做出市場差異性
陳勁初表示,牛樟芝已發展至健康食品階段,產品可分為子實體、菌絲體,各家也都積極發展獨特技術與配
方,但若要做的久,需透過技術提升,把比較有潛力的化合物含量提高,做出市場差異性。
除了健康食品外,牛樟芝產品未來仍會朝向藥品階段發展,陳水田表示,美國通過的植物新藥法規指出,如
果該植物新藥產品已在人體上廣泛、長期的應用,初期臨床試驗可降低要求,不需要進行安全性試驗,這將
是牛樟芝往植物新藥發展的利基。
他也表示,若牛樟芝有效成分通過人體臨床試驗成果後,國內許多業者將會再競相投入藥品開發,屆時對牛
樟芝原料的需求也會蓬勃成長。陳勁初也建議業者往海外市場布局,他表示,葡萄王樟芝相關產品在海外市
場經營多年,也在眾多市場中,發現越南市場對牛樟芝功效特別有興趣,主要是越南過去受越戰橘劑影響,
居民仍害怕汙染引起的致癌,開始注重預防保健,為樟芝進入越南市場帶來利基。
業者盼政府盡速制定牛樟芝國家標準
然而,具有發展潛力的牛樟芝,發展依舊處處受限。
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以及社團法人台灣牛樟芝產業協會,2018年曾聯手透過立委向政府請願,提
出「五大建言」,從制定各項原料標準、規範牛樟段木取得、重啟GMP、宣導合法產品並打擊非法,到政
府聯合業者統一生產銷售等為業者找生路。
台灣牛樟芝產業協會理事長林進忠在請願時就表示,中國已經加緊腳步,北京、福建等地都已先後建立牛
樟芝相關標準,牛樟芝原產地的臺灣若再不加緊腳步,恐怕會失去商機與先機。
相較南韓的高麗參、紐西蘭奇異果都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皆以品牌創造為國際市場開拓, 2018年韓國人
蔘產值已達8,307億韓幣(約7億美元)。韓國人蔘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初期政府的支持與參與度非常的高,
甚至以國營企業的方式建立基礎,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及建立國家品牌。
全球唯一的臺灣牛樟芝,如何建立全球品牌形象?如何扭轉產業困境? 業者期盼政府盡速訂定產業的國
家標準!
BOX:發展臺灣新農業 為牛樟芝建立『證身』鑑定方法
台灣國寶牛樟芝協會理事長陳水田,為牛樟芝永續發展與產品提升附加價值提出「臺灣牛樟產業循環經
濟」,概廓包括從「農業」生產開始到產品「開發」、「加工」、「製造」到「品牌銷售」產業六級化
,導入「雲端智慧管理」,提供業者市場定位策略與做法,以及政府相關單位制定產業推動政策參考。
陳水田扶植臺灣牛樟芝產業不遺餘力,其協會也與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以及中華身心障礙者
職業技藝協會共同規劃籌備「牛樟芝文化節」,希望藉由文化為核心,作為凝聚產業認同、創造產業形
象、帶動牛樟產業的同時,將牛樟芝與文化、觀光、藝術等多元面向結合,融入民眾的生活。
陳水田表示,中國有許多魚目混珠的牛樟芝產品、牛樟木打著「臺灣」名號在中國市場流通,「協會有
義務為臺灣產的樟芝、樟木『證身』。」」
目前,陳水田也成立公司浩峰生技,開發利用空氣中的同位素判別牛樟木生長地區、以及牛樟芝產品成
分、栽種鑑定的方法。
陳水田說,協會推廣道地藥材,讓真正臺灣產的牛樟芝產品掛上認證,全世界有興趣的消費者才會來臺
灣買,就像韓國正官庄人蔘一樣。
圖片來源:浩峰生技